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
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作為社會現象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與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前提和物質基礎,并對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與發展起著復雜的、深刻的作用,其中生產方式的作用具有決定的意義。
1. 地理環境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地、動植物、礦物等。
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地理環境不是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絕非簡單的索取與供給的關系。
環境問題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倡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把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作為物質資料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的主體的人們的總和,包括人口的數量、質量、密度、構成、分布、增減、遷徙等。
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方面人口因素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影響因素。另一方面,人口因素不是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人口因素與計劃生育,人類社會要存在和發展就要維持兩種最基本的生產,一種是物質資料的生產,一種是人自身的生產,即人口的生產。
這兩種生產的內容不同,形式不同,規律也不同,但這兩種生產的主體都是人,目的也是人,所以是密不可分的,必須相互適應,否則必定會相互干擾,從而最終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
3. 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生產方式:
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簡稱生產方式,是指人類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一定的生產力與一定的生產關系的統一。
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內容,體現著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形式,體現著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在物質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會生活中,社會的物質生活具有決定的意義;而在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等全部社會物質生活中,生產方式又具有決定的意義。
因此,在影響社會歷史發展的各種要素中,起著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方式。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條重要基本原理。
【推薦閱讀:2022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答題技巧】
生產方式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具體表現:
第一,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產生。
第二,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存在。
第三,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第四,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
第五,生產方式決定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影響作用的性質、方式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