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意義
1、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概念
教育目的規定了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是培養人的質量規格標準,是對受教育者的一個總的要求。培養目標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具體化。
2、教育目的的意義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教育工作的歸宿;教育目的對提高教育質量有指導意義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1、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途徑。
2、社會生產方式
教育目的受社會生產力制約;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產關系,和以這種生產關系為基礎的政治觀點、政治制度和政治設施的制約。
3、人的自身發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確立
在教育目的的確立依據問題上教育史上形成的兩大理論觀點:個人本位論及主要觀點;社會本位論及主要觀點
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基本點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勞動者,或者說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目的的本質要求。
使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目的中對受教育者的素質要求;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推薦閱讀: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重點】
2、我國的教育方針
1957年頒布的教育方針;1958年頒布的教育方針;1981年頒布的教育方針;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素質教育
概念: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意義: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素質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