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詩人是王昌齡,盛唐詩人,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擅寫七言絕句?;撅L格是氣勢雄渾,格調高昂。這首詩是樂府舊題,七言絕句。
課文講解
這是一首邊塞詩。詩人以廣袤無垠,關山雄偉的大西北為背景,描寫了邊塞的壯闊與戍邊將士的艱辛,襯托出戍邊將士不辭艱苦,戍守邊疆的壯志,歌頌了他們衛國熱忱和英雄氣概。
課文串講
前兩句描寫景物,邊境的景色,襯托戍邊將士不辭艱苦,守衛疆土的壯志;后兩句敘事抒情,概括將士們出生入死,無所畏懼的戰斗經歷,也有他們鏗鏘的誓言。
詞語解釋
青海長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學習要點
前兩句寫景的作用。前兩句描寫大西北特有的廣袤荒涼的景色,戍邊將士遙望關內,思念親人。壯闊之景襯托出將士們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艱苦,守衛疆土的英雄氣概。
后兩句抒情的作用?!包S沙百戰穿金甲”與“不破樓蘭終不還”,構成了對比。條件如此艱難,環境如此惡劣,卻絲毫沒有削殘將士們抗敵保國的雄心壯志,有了“黃沙百戰穿金甲”的襯托,才使得“不破樓蘭終不還”顯得更加悲壯。這首詩的中心句是“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山月》為樂府舊題,詩人陸游,南宋詩人,號放翁;其詩表現抗金復國而壯志難酬的內容,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等作品
課文講解
本詩通過揭露南宋統治者奉行的對金投降所造成的惡果,表達了戰士的失望和遺民的深痛,抒發了對祖國統一的信念不得實現的強烈悲憤。
課文串講,全詩分為三層。
第一層(1至4句):描寫議和后的局面。一個“空”字表達了無限的感慨;當官的沒有一點憂患意識,醉生夢死。第二層(5至8句):描寫戍邊將士報國無路,老死邊疆的悲憤感慨。第三層(9至12句):描寫中原百姓盼望恢復,卻連年失望的痛苦。
詞語解釋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沉沉:深遠之狀;按歌舞:按節拍表演歌舞。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遺民:遭受金政權統治下的中原人民;忍死:極度痛苦而不想活;今宵:今夜。
學習要點
分析層次結構。全詩寫了三種不同的人物:歌舞度日,不修戰備的將軍;老死沙場,空懷壯志的士兵;忍死期盼,私垂淚痕的遺民。
這三種人物處在三種不同的環境之中,歌舞升平的沉沉朱門;刁斗催落月的戍樓;逆胡傳子孫的中原地區。這三種不同的人物與不同的環境用“月”貫穿起來?!敖裣卑讶幉煌摹霸隆眳R聚到同一個夜晚的明月之下。
掌握選取典型事物構成生活場景的特色。三組典型事物。朱門,歌舞,廄馬,弓;戍樓,刁斗,笛,沙頭,征人骨;幾處,淚痕。選取典型事物,放在同一夜月之下,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重點掌握對比與類比的手法。壯士,遺民作為一方,與將軍在境況,內心活動上構成對比,反映了社會尖銳的對立矛盾,而壯士與遺民之間又構成類比,是一種并列關系。對比與類比的運用,強烈地表達了主題思想。
以上是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古詩詞講解相關知識點,可供考生參考,想了解更多知識點可站內搜索相關文章,或是咨詢廣東大牛成考網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