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類型及各自的特點
常用生命表類型有以下內容;
簡單的生命表只是根據各年齡組的存活或死亡數據編制的;
綜合生命表與簡單生命表不同之處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齡的出生率;
動態生命表是根據對同年出生的所有個體進行存活數動態監察資料編制而成。這類生命表或稱為同生群生命表。動態生命表中個體經歷了同樣的環境條件。
靜態生命表,是根據某一特定時間對種群作一年齡結構調查資料編制的。
靜態生命表中個體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時間單位,經歷了不同的環境條件。因此,編制靜態生命表等于假定種群所經歷的環境是沒有變化的。
7、邏輯斯諦方程及各參數的含義
dN/dt:rN(1-N/K)=rN(K-N/K)
公式中:N表示種群大??;t表示時間;dN/dt表示種群變化率;r表示瞬時增長率;K表示環境容量。
該方程的積分式:Nt=K/l+ea-rt
公式中:e表示自然對數的底;a表示曲線對原點的相對位置
8、自然種群的數量變動包括的類型
季節消長;不規則波動;周期性波動;種群爆發或大發生;種群平衡;種群的衰落與滅亡;生態入侵
9、動物的領域性及決定領域面積的規律
領域性是指由個體、家庭或其他社群單位所占據的空間,并積極保衛不讓同種其他成員侵入,以鳴叫、氣味標志或特異的姿勢向入侵者宣告具領主的領域范圍;
以威脅或直接進攻驅趕入侵者等的行為。
決定領域面積的規律:領域面積隨領域占有者的體重而擴大;
食肉性種類的領域面積較同樣體重的食草性種類大,并且體重越大,這種差別也越大;
領域行為和面積往往隨生活史周期性變化,尤其是繁殖節律而變化。例如,鳥類一般在營巢期中領域行為表現最強烈,面積也大。
10、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區分的類型
種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種群產生新個體的能力或速率。出
生率可分為下列幾種:絕對出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新個體增加的數目;專有出生率是指每個個體的絕對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是指種群處于理想條件下,即是指無任何生態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的出生率;
實際出生率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種群實際的出生率,亦稱生態出生率。
死亡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死亡個體數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個體數與開始時種群個體數之比來表示。
死亡率亦可區分為以下幾種:最低死亡率是指在最適環境條件下測得的死亡率,種群中的個體都是由于活到了生理壽命才死亡的;
實際死亡率是在某特定條件下的死亡率,它隨種群狀況和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亦稱生態死亡率。
【推薦閱讀:成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