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養蠶抽絲、紡紗織綢,是5000多年前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公元前5-6世紀,絲綢傳到西域。漢代,絲綢業已十分發達,商隊把各種絲和絲織品運到了古羅馬帝國,絲綢之路開始形成。
42、中國古代最早的紙是一種絲織品,帛即極薄的絲綢在古代作為“紙”用。漢代有許多帛書帛畫。西漢早期,出現了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如 絮紙、麻紙。
43、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蔡侯紙” 成本低廉,便于書寫。
44、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獨尊儒術”,以孔子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并逐漸形成儒教。
45、佛教在元前后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到中國,對后世的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東漢時中國道教在民間興起。
46、東漢將亡之際,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稱三國。
47、《水經》是漢朝桑欽的一部河道學專著,但記述過簡,有缺漏。北朝酈道元以此書為綱要,詳加注釋,取名《水經注》?!端涀ⅰ酚浭隽?252條水道河流,連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傳說神話、文物碑石等各種史跡故聞,是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巨著。
48、王羲之是東晉杰出的書法家。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共得佳作四十余篇,編為一集,王羲之親為作序并書寫,稱為《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
49、三國時代的大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割圓術”,從圓內接正多邊形入手,求得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159。
50、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得到小數點后七位數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州數學家計算出同精度的圓周率早了1000多年。
51、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中國。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后又設進士科?!翱婆e”即分科舉士,“進士”即晉仕之意。隋朝創立的科舉制,沿襲1000多年,直到清末終止。
52、隋朝時,中國經濟的重心已開始南移,大量的糧食財富從南方運往全國,為此,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北達涿郡(今北京通縣),全長2000多公里。
【推薦閱讀:成考高起點歷史科目考試知識】
53、公元618年,唐朝建立。626年,李世民繼位當了皇帝,即唐太宗。唐太宗引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誡朝廷官員。唐太宗最善于兼聽納諫,鼓勵臣下直言切諫,且常能屈己納諫。
54、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號稱“開元盛世”。唐朝廷在廣州設市舶司(其長官稱為市舶使),專管海外貿易。
55、唐代開始,東南沿海許多商人揚帆出海。這些在東南亞“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為最早的華僑。唐后,許多國家都把盛唐的中國人及華僑稱為“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成了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