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與過程。
靜止是指物質運動的三種特殊狀態。
第一,是相對于特定的參照系而言,事物沒有發生機械運動
第二,是相對于質變而言,事物仍處在量變階段。
第三,是相對于某種具體的物質運動形式而言,事物沒有發生那種形式的運動而處于其他形式的運動之中。
運動與靜止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對立,表現在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二者相互區別,不可混淆。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永恒運動的,是無條件的。靜止是運動在特定條件下的特殊狀態,是有條件的。
另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統一,表現在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即所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在運動與靜止關系上有兩種形而上學的錯誤。一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否認運動,只講靜止,將靜止絕對化的形而上學不動論;另一種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只講運動,否認靜止的形而上學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2、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在唯物辯證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和同一及其關系的哲學范疇,對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關系或基本屬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趨勢和性質。
【推薦閱讀:廣州成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
具體表現為:
第一,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指矛盾雙方各自以對方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互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孤立地存在和發展。
第二,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性,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存在相互滲透的渠道和橋梁,相互轉化的趨勢和可能。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統一表現在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關系。即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對立表現在二者之間是相對絕對、相互區別的關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斗爭性是絕對的。